新闻资讯
类器官或将代替“实验室小白鼠”
发布时间:2023-01-24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月19日刊登题为《实验室老鼠的终结》的文章,作者是朱迪·克拉克,内容编译如下:

  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来,动物的身体一直是各种药物的试验台。如今技术已经提供了动物试验的可靠替代品。

  美国一项新法律首次允许一种药物不经过活体动物试验就可以上市。在不远的将来,芯片和类器官将成为新的“实验鼠”。

  根据2021年的一项研究,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亿只实验鼠为科学研究“牺牲”。长期以来,放弃动物试验一直是研究人员的优先考虑事项。两年前,欧洲议会投票决定逐步取消动物试验。然而,动物试验一直是药物被正式批准上市的强制性条件之一。直到现在,人们才朝着取消该必要条件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1903年,实验鼠首次在医学研究中被常规使用。鼠类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动物模型,因为其身体小、易控制、易于人工繁殖,并且有快速的生命周期。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12月底签署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现代化法案2.0》取消了1938年的一项规定,即实验性药物在用于人体临床试验前必须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

  新法并不禁止动物试验,但允许药品制造商使用其他方法来证明其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比如微流控芯片和微型组织模型。这些模型能使用人类细胞来模拟某些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正如美国《连线》月刊所指出的那样,让天平倾向于不使用实验鼠的砝码并不是伦理道德,也不是繁殖鼠类的费用和限制措施(在新冠疫情期间,疫苗开发活动曾因缺少实验鼠而受到影响),而是新细胞技术的发展。

  其中一项技术就是微流控芯片上的器官。这种透明、灵活的聚合物装置只有电脑内存条大小,包含不同类型的人类细胞,并通过微小的通道推送液体,以模拟血液流动。

  2010年,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首个带有活人细胞的芯片———一个模型肺。这种小型化装置能够实现基本的肺功能,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该研究所和其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模拟肝脏、胃和肠道、大脑、皮肤等器官和组织的芯片,并利用它们来测试药物和环境毒素的影响。

  另一项技术是类器官,即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小型三维组织样本。2008年,日本生物学家笹井芳树表示,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在一个培养皿里将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组织。虽然比豌豆还小,但这些模型具有与正常大小的心脏和大脑相同的一些特征。此外,由于它们是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的,科学家得以详细了解相关器官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事实证明,类器官还可以用于预测患者对某些药物(比如治疗罕见病囊性纤维化的药物和化疗药物)的反应。

  尽管从实验鼠到芯片的转换不会一蹴而就,但新试验方法的应用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维护动物权利的意识也让更多人在出于科学目的在动物身上做试验前再三思量。